

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/AI 制图
手工劳动 / 挖哥
手工编辑 / 角叔
出品 / 独角兽观察
10 月 16 日,OPPO 年度旗舰 Find X9 系列如期发布,作为品牌三十周年的献礼之作,其承载着 OPPO 冲击高端市场、挽回市场份额的厚望。
然而,在新机亮相前后,社交平台上关于 OPPO 手机"绿线门"的投诉与吐槽集中爆发,从高端 Find 系列到中端 Reno 系列,再到子品牌一加多款机型,均被曝出屏幕出现无外力损伤的绿色竖线,"屏幕绿线引发 OPPO 中年危机"的话题还一度冲上了热搜。
10 月 24 日,OPPO 紧急回应,推出" 4 年内免费换屏、超 4 年优惠换屏"政策,试图平息风波。
10 月 29 日,《独角兽观察》发布了一文,剖析了这次"绿线门"诞生的背景、原因,对于 OPPO 如何走出这波水逆,提出若能以"绿线门"为契机,补齐品控短板、统一售后标准、深耕核心技术,这家曾缔造过"充电五分钟,通话 2 小时"行业标杆的企业,仍有机会穿越周期,重回行业前列。
让挖哥有些意外的是,这篇建立在 OPPO 手机屏幕出现绿线这一事实(有官方回应)基础上,主要反映用户售后遇到的困难和诉求,还特地强调了屏幕出现绿线不是 OPPO 独有情况(疑似屏幕供应商问题),并善意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,很快收到了 OPPO 方面的侵权投诉。
在所谓的侵权投诉中,OPPO 对用户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有提及,比如售后被诟病的"双标",OPPO 认为是恶意制造"中外双标",称印度市场"终身保修"是针对特定机型的短期活动,国内满足售后条件的用户保障明确且覆盖范围更广,远超行业普遍的 1 年质保标准。
为此,我们在前文基础上,补充 OPPO 在侵权投诉中对用户有参考的信息,并做了部分调整,以更全面呈现这个事件的全貌。
01
"绿线门"爆发
这次"绿线门"的爆发并非偶然,而是长期潜伏后的集中显现。
早在 2024 年,社交平台就已有 OPPO 用户反映屏幕出现绿线,但今年下半年以来,投诉量呈几何级增长,且恰好与 Find X9 系列发布周期重合。
媒体引用比较多的小红书博主 @燕 Da 侠的整理,在 165 款 OPPO 机型中,约 30 款成为绿线"重灾区",涵盖 2019 至 2023 年发布的主流产品:OPPO Find X2、X3、X5 系列,Reno 5、6、9 系列,以及一加 8、9、10、11 和 Ace 系列等。
对于这个统计,OPPO 在侵权投诉中称,该数据既无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背书,也未经过 OPPO 官方核实。
不过,作为此次事件的官方,这波舆情发展至今,OPPO 也一直没有向用户公布 OPPO 手机出现绿线的数据。如果不认可民间自发整理的数据,我们呼吁 OPPO 官方能够早日向公众公布出现绿线机型和数量,以及出现绿线的原因,既能让用户了解 OPPO 哪些机型存在这个隐患,也能以正视听。
从各方反馈来看,这些机型多采用三星提供的屏幕,其中 Find X3、X5 系列搭载的三星 E4 屏幕被指存在质量缺陷。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,2025 年第三季度全球采用该屏幕的设备故障率同比激增 47%。
从技术层面看,OLED 屏幕出现绿线并非个例,通常与硬件故障直接相关,如驱动电路损坏、信号传输线路故障,或受高温、电池鼓包挤压、水汽腐蚀等环境因素影响,软件问题也可能间接诱发。
但 OPPO 的特殊性在于问题的集中性与时间规律性——多数故障发生在使用近四年时,部分用户甚至刚过质保期就出现绿线,这让消费者质疑产品存在设计缺陷。
比屏幕故障更让用户不满的是售后的混乱和实际执行标准不一。有用户提及 OPPO 曾有"激活未满四年免费换屏"的政策,但实际执行中障碍重重。

还有用户被售后要求出示发票与保修卡,"手机用了三年多,发票早就丢了,这明明是品控问题,凭什么要消费者买单?OPPO 旗舰机的寿命就只有三四年吗?"
对于用户反馈这些情况,OPPO 在侵权投诉中称"售后要求出示发票与保修卡,执行障碍重重"与事实不符。OPPO 早已支持使用手机 IMEI 码电子凭证、纸质凭证等多种材料进行售后保障,针对发票遗失的用户可提供灵活核查通道,不存在"凭发票才能保修"的硬性要求。
但是,下面这些用户应该不会赞同 OPPO 的说法。

10 月 29 日,前文推送评论区用户留言:在国内买的 OPPO X3,出现绿线后被要求提供发票,提供不了就不更换。

10 月 4 日,用户在平台投诉:2022 年买的手机,2025 年 10 月出现问题,申请维修被驳回,被告知不能享受免费换屏服务,需要 1750 元换屏费,理由是没有提供有效购买凭证,线上购买订单截图也不行。

10 月 24 日,用户在平台投诉:更换屏幕时让提供购买凭证,只认发票,有购买付费记录也不认,反馈到上级客服经理后,说实在找不到发票,可以带上原装充电器去现场申请。

10 月 18 日,用户在社交平台反馈出现绿线后,维修地方要求提供发票和原装包装盒,不然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检测。

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位直接贴出服务工单的上海用户。
这位用户在 10 月 28 日,也就是 OPPO 宣布"超 4 年优惠换屏"(10 月 24 日)后,去维修点换屏,接待员一开始说没屏了,用户说 OPPO 有公告,超过 4 年的手机也可以优惠换屏,对方问这个公告在哪看的?在用户找出来后,对方改口说屏幕没有了,旧手机可以抵扣买新机,用户问了新机价格后,发现以旧换新价格不合适,果断拿起手机走人。回家路上,用户接到接待员电话,对方称上海没有可换的屏幕了,可以全国调屏幕过来,但是要自付 399 的换屏费。
用户吐槽:" OPPO 这售后挤牙膏的套路,运用炉火纯青啊,从没有屏幕了爱莫能助,到折价换新机,再到掏钱可以换屏幕……新手机营销做得从从容容游刃有余,到了售后服务就连滚带爬、睁眼说瞎话。"
一边是大量用户跑到平台去投诉和吐槽,一边是官方言之凿凿"与事实不符",到底谁在说谎?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。
需要强调的是,挖哥不怀疑官方声称的不存在"凭发票才能保修"的硬性要求。社交平台上,也有不少 OPPO 用户反馈顺利换屏,包括这位上海用户在平台吐槽和投诉后,也顺利换屏。她后面晒出的一张维护工单显示,更换屏幕只花了 50 元维修人工费,她也对 OPPO 表示了感谢。
所以,这中间的偏差是到了具体落地执行,是否都能够按照官方要求执行。像前述的接待员一开始连官方四年优惠换屏的公告都不知道,这不是黑色幽默吗?
就如《独角兽观察》在前文所述,OPPO 当前应该做的事是优化售后政策的落地执行,消除"纸面政策"与实际服务的差距。
02
如何应对舆情危机?
在 oppo 绿线门爆发后,也有一些声音出现,暗示这波舆情有背后推手,并且引用消费保数据排名,OPPO 在手机投诉量仅排第六,占比 4.23%,并非行业最高。
挖哥想说的是,对 OPPO 来说,这些场外因素并不能掩盖 OPPO 自身的问题——大量用户遭遇屏幕绿线与售后难题。

在"绿线门"爆发后,也有用户扒出 2024 年,海外市场的一加多个系列因采用三星 E4 屏幕,导致绿线事故频发,一加在印度推出了针对屏幕绿线问题的终身免费质保。"中外双标"触碰消费者的公平诉求底线,这也是舆情升级的诱因。

对这个说法,OPPO 在侵权投诉中辩称这是对 " 售后政策解读片面,恶意制造中外双标争议,OPPO 国内售后标准落后于印度、存在双标,此为严重误导。印度市场终身保修系针对特定机型的短期活动,且限定非人为故障场景;而国内满足售后条件的用户购机 4 年内免费换屏,超 4 年享优惠换屏,保障明确且覆盖范围更广,远超行业普遍的 1 年质保标准。"
OPPO 所指的"特定机型"应该是一加手机,所谓的"短期活动"到底有多短也没说明。限定非人为故障场景,这跟国内有什么区别呢?
OPPO 的这个解释是否有说服力,只有留给用户来判断。
需要再次强调的是,屏幕绿线问题确有行业共性。苹果 iPhone X 曾在 2017 年爆发类似危机,三星、小米、vivo 等品牌在社交平台上也有相关投诉,且三星 E4 屏幕的质量缺陷被怀疑是绿线的重要诱因。
从这个角度看,OPPO 手机成为这次绿线门的主角,确实有些冤。但如果 OPPO 用受害者心态来应对这场舆情,看见负面声音就觉得是"被针对",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推手、水军,最后效果只会适得其反。前一阵的西贝,最近的雷布斯,都是最好的公关参照案例。
此前苹果处理"绿线门"时,虽未公开致歉却迅速推出免费换机服务,最终未影响销量,这为 OPPO 提供了借鉴:应对危机的关键在于真诚解决问题,而非纠结外部因素。
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,尤其对于把"本分"作为企业价值观的 OPPO 而言,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回归用户价值,以"内功"修复信任裂痕。Find X9 发布会上提及"砸 10 亿联合面板厂自研屏幕产线"就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,也希望 OPPO 能够尽快兑现,从源头降低故障风险。
OPPO 创始人陈明永曾经在演讲中提到:"当面临外在的压力和诱惑,要做出判断、采取行动时,能够把这种外在的东西摒弃掉,回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思考,把握住应该做的事情。"
OPPO 当前应该做的事是优化售后政策的落地执行。目前的" 4 年免费换屏"政策虽有进步,但仍需简化凭证要求——可以通过激活时间联网核查替代发票、保修卡,取消不合理的检测费用,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都能享受到服务。
毕竟,用户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公关话术赢回的,而是靠每一次可靠的产品体验与负责任的售后响应积累的。(完)
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