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米塞斯走出“至暗时刻”的方法,其实很普通,就是写作、社交、积极做事。一个人做到这3点,其实就不容易抑郁,也不容易被时代的洪流冲倒。
——亮叔,《读者》2025年第16期
俗话说: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
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,每一个零件都有其运转的规律。
那些体检单上异常的数据,身体突如其来的不舒服,往往是长期不良状态的爆发。
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,“内耗”“焦虑”“抑郁” 这类与情绪困境相关的词语,正以更高的频率出现在不同主题的新闻里,成为绕不开的社会情绪议题。
巴甫洛夫说:“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,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。”
当自己无缘无故生病时,一定要检查自己最近的状态是不是该调整了。
图片
愤怒,气坏了身体
2024年《美国心脏协会杂志》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:短暂的愤怒,会破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,从而损害血管内皮细胞,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。
沃尔多・爱默生说:“愤怒是一种破坏性的情绪,它不会摧毁别人,只会摧毁自己。”
曾在大象新闻上看到:河南郑州的张女士年纪轻轻就确诊了甲状腺癌和乳腺癌。
原来,张女士是一位三胎妈妈,她长期需要辅导孩子作业,经常性情绪失控。
医生和她交流中一眼看出问题:对待事情,她常常向内归因,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,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,习惯性自责。
经常性失眠的她甚至靠药物都没办法好好睡觉了。
许多宝妈看了新闻纷纷表示有共鸣,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没看到结果,甚至换来的是孩子的调皮和逆反,自己分分钟会发怒。
张女士的结果告诉我们:我们每生一场闷气,都会在身体里累积不良的影响。
无独有偶,最近在大象新闻上看到:河南郑州一名40岁男子与妻子吵架,勃然大怒。
后来,他自己生闷气,一句话不说。
结果,他的呼吸越来越快,突然当场昏迷,浑身抽搐。
送到医院后,他被确诊为呼吸性碱中毒。长期面对妻子的抱怨,最后积累为一次情绪的爆发。
由此可见,愤怒对身体的危害,既可能有慢慢侵蚀的慢性病,也有瞬间爆发的急症。
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,学会合理宣泄情绪,有时候是人生保命的关键。
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李清云,曾坦言自己能拥有如此长久的生命,靠的并非特殊的外界条件,而是他始终保持内心平和与豁达,从不轻易动怒。
这份对情绪的从容掌控,成了他守护健康,延年益寿的关键。
脾气暴躁就像给身体埋了个不定时炸弹,一点点小事就可能成为导火索,给身体留下健康漏洞。
中医说,气伤肝、气伤脑、气伤神、气伤肤、气伤内分泌、气伤肺、气伤胃、气伤肾。
生气是对身体全方位的伤害,既没有助力于解决问题,还让身体为情绪买单。
所以,为了守护好自己的健康,我们要学着把暴烈的脾气软下来,寻求解决问题的出口,不跟情绪较劲,才是对身体的负责。
图片
悲伤,在心里留了痕
比起外放的愤怒,悲伤更像一种身体的内耗。
中医诊断学博士伦大佑曾说:“身体与情绪的关系,就像河床与河水的关系,良好的情绪应该是'流淌但不郁结,经历但不压抑,感受但能放下’。”
如果情绪突然变得汹涌猛烈,超出河床的容纳限度,泛滥成灾,会给身体带来毁灭性伤害。
作家婉兮在她的书中塑造的白慧,就是被悲伤情绪拖入健康深渊的典型。
白慧和丈夫的日子,早就在长期不和里没了温度。
丈夫在外面有了莺莺燕燕,她都看在眼里,却为了女儿一天天忍着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。
所有的委屈、失望和心碎都藏在心里,她以为忍一忍可以换来表面的和平。
直到癌症找上了她,她才开始审视这段婚姻。
这些年在婚姻里攒下的抑郁,像温水煮青蛙,早把身体熬成了滋养疾病的温床。
那一刻,她突然想开了,那些没有说出口的悲伤,从来没有消失,而是在身体里扎根、蔓延。
与其在婚姻里继续让自己沉沦,不如远离那些烂人烂事,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。
女儿也支持她,希望她脱离苦海。
可是姐姐白清却极力反对,她劝妹妹不要离婚,否则丈夫以后赚的钱就和自己无关了。
但白慧坚持自己的想法,她不想让自己被婚姻里的悲伤缠着,不想让这些伤心事,变成伤害自己身体的武器。
白慧的经历告诉我们,也许悲伤并不是最大的痛苦,试图逃避悲伤才是最大的悲哀。
悲伤对身体的影响,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持久。
所以,不要让身体里的这些“淤堵”,慢慢侵蚀我们健康的河床。
面对人生的难题,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说:“有人看到大峡谷就想到深渊,而我看到大峡谷就想到架一座桥跨过去。”
我想,这才是正确的人生状态,用当断即断的态度,斩断悲伤的蔓延,不让悲伤的情绪毁了我们仅有一次的人生。
图片
最大的病,是情绪病
现代生活中,情绪病已经不容忽视。
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有明显的症状,却容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让我们的健康、工作、人际关系受到影响。
别再忽视情绪的力量,学会疏导情绪,才是对健康最好的负责。
①正确认识自我,了解自我
人这一生,在社交场合里谨慎周旋,在这偌大的世界摸爬滚打,是否也曾迷失自我?
著名心理咨询专家约翰·辛德勒在《病由心生2:不生病的心理健康训练法》中说:“在认识别人、认识世界之前,先认识你自己,这样你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。”
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,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了解自己不喜欢什么。
永远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,定自己的目标,强化自己的能力。
永远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,其他的纷纷扰扰并不必理会。
做自己人生的大主角,允许情绪穿过自己的身体,感受它,而不纠结它。
②放宽心态,养生就是养心
北宋张载说:“心大则百物皆通,心小则百物皆病。”
是啊,心小了,遇到什么事都觉得是天大的事;只有让自己心态放宽,遇到再大的事都会觉得只是小事。
《出走的决心》里的李红,如果没有放宽心态,她的世界就永远是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,哪能见到远山和美景?
被贬黄州的苏轼,把心态放宽,带领家人垦荒种地,自号“东坡居士”,留下千古流传的名篇。
我们可以尝试让自己的心变大,别什么事都往心里装;
适时给心做个减法,把烂人烂事断舍离;
拓宽自己的眼界,别为眼前的冰山一角瞻前顾后,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加辽阔。
③寻找治愈自己的良方
在《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》这本书中,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
面对前来咨询的病人,医生说:“那就开一副猫猫处方吧。”
书中说:“猫是百药之长,也就是说,猫比任何药都有效。”
网友Miss Orange说:“小猫咪真的有治愈功能,每天看着他们吃东西,晒太阳,舔爪子,睡觉,都感觉特别幸福。”
不一定是猫,生活中有很多能治愈我们当下情绪的东西。
有人撸一次猫猫就能让自己全身舒适,能量满满;有人跨越一座城市只为了吃到心心念念的美食,肚子填饱了,心情也舒畅了;
有人穿着五彩缤纷充满多巴胺的衣服,心情就能晴朗一整天;有的人爱窝在床上,看喜欢的电影到睡着,再一觉睡到大天亮……
要相信,总有一些生命为治愈你而来,只要我们愿意付出一点寻找的时间,只要我们愿意行动起来,找到治愈自己的那一剂良方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